TOP

中国南海战略须妥善处理四对矛盾
2012-12-21 16:57:1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422次 评论:0

    2012年是南海的多事之秋,在未来10年,这一“多事之秋、多事之海”的态势可能将继续延续。

  南海形势五个特点

  纵观当前南海形势,呈现出五个显著特点:

  第一,南海正从争议偶发地区向争议易发、争议频发、争议常态地区转变。

  第二,南海局势从总体可控向有限度可控演进。特别是伴随着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因素、东盟因素的进一步凸显,南海局势的变数显著增加,南海局势从有序滑向无序的苗头已初步显现。

  第三,南海争议国各执己见,以“自我意愿”代替“共同意愿”的态势渐涨,南海危机管控方式向不健康的单边方向发展的势头开始显现。

  第四,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和军事竞赛加剧,大国战略博弈和小国战术博弈交织互动影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引发南海地区擦枪走火的担忧在增加。

  第五,南海问题政治、外交、法理论战常态化,我妥善处理南海争议问题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变小,复杂性和难度进一步增加。

  南海问题五个走势

  伴随着美国强化亚太战略,以及区域内外争端国和非争端国互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未来南海问题的发展演变将呈现五个走势:

  第一,南海争议的表现形式由主张争议逐渐演变为实际管辖争议。特别是某些争端国通过“以武谋海、军占民随”等多种方式强化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导致南海管控冲突事件频发。

  第二,南海问题的多边化、国际化和复杂化态势进一步凸显,我国面临的南海问题多边机制解决的压力日益加大。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众多跨国石油公司在南海地区从事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成为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南海问题将成为我国多边外交法理斗争的新热点。我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国际舆论被动态势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扭转。目前国际会议场合基本上形成了“谈亚太必扯中国,论安全必涉南海”的定式。

  而谈到南海问题,国际舆论往往“拉偏架”,中国很多时候成为被责难、被攻击的对象。

  第四,随着美国加强在南海地区前沿军事部署和南海区域军备竞赛的加剧,我国寄希望通过保持自我克制来达到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目的,日益显得力不从心。

  第五,南海问题在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将是我国今后不得不长期应对的重大外交问题。

    四对矛盾利益攸关

  为了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周边地区稳定以及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南海权益,未来10年我国在南海处于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必须妥善处理好四对矛盾。

  第一,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我国南向争取海权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有美国学者在《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中曾断言:21世纪引发中美冲突有三大因素,第一是台海问题,第二是争夺东亚经济主导权问题,第三个就是南海问题。中美南海之争的本质是“海权之争”,而潜在的海权转化为现实的海权,就是对商业通道的控制,这将是今后中美战略博弈的主战场。

  第二,在南海问题上统筹处理大国关系和周边关系的矛盾。我国统筹处理大国关系和周边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出现战略重叠,回旋余地变小,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域外大国的战略竞争格局进一步凸显,南海争议正由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间的问题演变为中、美、东盟间的“三角博弈”。我国如何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周边关系与大国关系,这是很紧迫也很棘手的矛盾。

  第三,维护南海权益与维护我同有关争端国双边关系稳定的矛盾。南海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我国在南海的维权意识更加强化、维权手段日益创新、维权能力不断提升,而我南海维权必然影响到与争端国的双边关系稳定,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个矛盾将关系到南海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四,我国国内日益抬头的民族主义倾向与继续实施“韬光养晦”战略方针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海洋领土争端的激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国内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抬头,我国政府决策的回旋余地和运筹空间变小。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将强而未强”的特殊发展时期,区域内外国家对我国战略猜疑上升。在有关边疆领土问题上保持必要的、理性的自我克制,符合我国战略利益需要。

    稿源:新华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南海战略、妥善处理、四对矛盾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周边安全局势面临四大挑战 需.. 下一篇中国周边外交的两个不动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