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现代发展经济学》:用经济学之"手"敲幸福之门
2013-07-08 17:23:11 来源: 作者: 【 】 浏览:850次 评论:0

    诺斯曾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只有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才能真正站在全球化发展的高度,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赵海均在其新作《现代发展经济学》中研究和说明的问题核心。

   劳动是基本要素也是第一要素,从而影响劳动收入和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劳动收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财富和影响财富分配的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很多,劳动仅是影响财富分配的因素之一,而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现代发展经济学》提出的资本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当代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加剧的重大秘密。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政治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不但延迟了法治、民主政治等体制的形成,也会使政府职能的转变、国有经济改革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改革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垄断和政府职能有关”。的确,当前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种种的限制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经济机制的着力点如何建立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和机制上,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上尤为重要。

  《现代发展经济学》一书,立足于全球经济统一市场和对近代经济发展本质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寻找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规律。首先,是要素方面的增长,比如劳动、资金、土地、技术等等;其次,是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经济的增长也与结构有关,诸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经济结构,特别是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且在许多时候结构问题还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四,经济增长形式也是要素之一,比如投资、消费和外贸。发展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仅仅着眼于增长远远不够,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中国为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反而在拉大,经济发展了,社会不满的程度在增加,结合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的状况,我们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进的是市场化改革,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学说,显然很难适应中国的改革需要。因此《现代发展经济学》一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书是作者积数十年的经济研究、史学研究和从业实践的总结。数学科班出身的赵海均向来喜欢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现代发展经济学》一书最具难度的地方就在于对各种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在这方面,赵海均“避重就轻”,侧重于逻辑架构,先提出框架,再借用理论界的新观点加以丰富和完善,并且也融入了作者多年以来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种种思考。

  《现代发展经济学》一书的出版,建立在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以及他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形势独到的思考和审视。此前,他先后出版了《中国经济高增长探究》、《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等著作,引起中国经济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2013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面向全社会独家发布《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2-2013)》调查结果。对于这一“非经济因素”,赵海均也注意到了。他指出,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关注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不仅仅需要广博的知识,更需具备人文的情怀。赵海均其实是从经济入手,关注人们的幸福指数。他分析说,最近10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与其把心思花在研究那些华而不实的“幸福指数公式”上,还不如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些实事。(责任编辑:李红)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组织 劳动 分配差距 要素 因素 日益提升 幸福感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美国城市的文明化》:在城市里能.. 下一篇《走近藏传佛教》:打开西藏文化&q..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