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一个闲置5年的农家书屋凭什么成功“逆袭”?
2017-05-12 16:01:21 来源: 作者: 【 】 浏览:862次 评论:0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南圪垛村是个贫困村,村里的旧书屋只有2个书架、1500册图书。因为没人看,建成5年来一直闲置,2万元财政资金打了“水漂”。如今,依托文化扶贫,这个农家书屋被数字化改造,又成功“活”过来了。

  去年底,文化部提出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今年一开春,吕梁市文化局就率先对临县南圪垛村农家书屋进行了示范改造。

  农家书屋的面积从20平方米扩展到60平方米,新增加3000册新书、配备4台电脑、1台电子图书借阅机,开通了无线网络。这一下把准了“脉”,村民们纷纷前来。

  这一点,61岁的贫困户刘俊生感受最深刻。

  去年,政府帮他在自家门口建了一座香菇大棚。按正常计算,2000个菌棒,每个出菇1.5斤左右,每斤4-5元,每年可增收1万元左右。可不懂技术,刘俊生到现在只出了一茬菇。

  “产量低、品质差,1斤也没卖出去,不是自家吃,就是送了人。”刘俊生清楚,只靠政府组织几次培训不行,可他到农家书屋找资料,却没一本对路的。

  如今“鸟枪换炮”,南圪垛村农家书屋变成了吕梁市图书馆南圪垛分馆。刘俊生隔三差五就来这里上网学技术,电脑操作得和年轻人一样“溜”。他觉得,看香菇种植视频比看书有效,不枯燥,也好懂。

  “以前农家书屋闲置,不是没需求,而是服务没跟上,现在国家推动农家书屋和图书馆互联互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贫困村最好的扶智渠道。”吕梁市图书馆馆长李宏说。

  新的农家书屋被视为“技术保姆”。人们纷纷来上网学技术,电脑经常抢不上,贫困户秦永勤就借电子书。“在借阅机上找到想借的书,扫一下二维码,就能下载到手机上,在哪里都能看。”

  这台电子图书借阅机是村里的新鲜物,里面存储着3000册电子书、100种大众期刊、30种报纸、100个名家讲座,每个月定期更新150册新书,能播专题片,群众免费下载。

  李宏说,农家书屋是文化扶智的关键载体,只要服务跟上,农民就有阅读兴趣,因此要充分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多种阅读方式。

  如今,成功“逆袭”的南圪垛村农家书屋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功能。4台电脑不仅连着山西省和吕梁市数字图书馆,还连着国家数字图书馆,有海量内容。这里的图书和山西省任何一家联网图书馆共享,在村里办一张读书卡,可以随处借阅,就地归还。

  等孩子们再回家过周末,秦永勤打算带他们到新农家书屋看看,每个人办一张读书卡,以后在哪儿借书都方便,还不用花钱。

  “知识改变命运,对贫困村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新书屋是一笔更大的财富。”秦永勤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化扶智   数字图书馆   技术保姆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论强军兴.. 下一篇《“一带一路”故事》丛书发布 六..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