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创新是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支点
2012-04-26 17:18:3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61次 评论:0

电影在今天已成为一门最易超越国界的艺术,用创新的方式,来面对国际电影市场,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本土电影市场肯定更为有利。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已开幕。作为一个刚诞生不久的电影节,能有《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等知名电影人参加,说明国际影人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

十多年来,中国电影从单纯的艺术维度,到有了成本和商业的产业理念,进口大片的示范效应,功不可没。正是有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影市场才会变得空前活跃,银幕数和票房才会增长得如此迅速,成为仅次于美、日的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

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国,但是如何成为一个电影强国,是仍然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北京国际电影节请卡梅隆来做嘉宾,对国内电影人也很有启示。卡梅隆能连续创造票房奇迹,有奇迹吗?有,也没有。卡梅隆除了有梦想之外,所做的不过是对一个个画面、一句句台词、一处处特技、一场场表演的精益求精。卡梅隆是搞特技出身的导演,使得他的电影理想总是与视觉的创新分不开。这也是今天电影的魅力所在。卡梅隆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对视觉艺术的天才想象力。当国内电影人还在大谈炒作、营销时,3D版《泰坦尼克号》用它重映的票房在陈述一个简单道理:只有足够真诚的创作态度,只有足够伟大的视觉梦想,才能创造真正的票房奇迹。经典电影会有永远的票房。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会见卡梅隆等嘉宾时也指出,北京举办电影节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国际性的沟通合作平台,提出北京电影的发展要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电影在今天已成为一门最易超越国界的艺术,也是一个国家最直观、最易传播的文化载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用创新的方式来面对国际电影市场,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本土电影市场肯定更为有利。

现在,中国电影不缺钱,不缺市场,最缺的还是创新,从内容的创新到技术的创新,一年下来,很少有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国内的电影界,大家也很难看到,如卡梅隆这样对创新近乎偏执的电影人。其最近进行的深海探测,早已经超出了电影人的范畴,可是,谁又能说,这种对人类深海探索极限的突破,只能由科学家来完成,其影响不会作用于电影界呢?

中国电影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希望从本土的历史和语境中,寻找可与进口片抗衡的电影素材。可是,这仍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现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开放的、权威的平台。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我们看到的不应当只是明星走秀的热闹,更应该通过这个窗口,明白电影世界的基本创作规律和当今世界电影的创新潮流。这样中国离电影强国的目标就会更近一些。

                                                稿源:新京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经典电影、国际电影节、票房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麻花”风潮来袭 话剧进入“全民.. 下一篇文献纪录片正越来越受重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