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话剧如何赢得观众?“主旋律”凸显艺术张力
2012-12-05 09:39:5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33次 评论:0

    我们把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传达美好情操,体现时代精神气韵的艺术作品称之为主旋律作品。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话剧如何走向市场,特别是“主旋律”话剧如何赢得观众?艺术家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从转变观念入手,选择观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描写普通群众的情感,拉近话剧与群众的距离,形式上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北京人艺演出的《北街南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长恨歌》,描写市民生活,舞台演出具有浓郁的京味特色和上海都市风情特色,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辽宁人艺演出的《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武汉人艺演出的《春夏秋冬》和大连话剧团演出的《月亮花》,都是写下岗工人和打工者的生活,表现他们在艰难中的创业精神。河南省话剧院的《福兮祸兮》描写普通人的道德情操,写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以及道德同金钱的较量。总政话剧团的《老兵骆驼》写一个来自农村、有着种种美好梦想的志愿兵,由于没有文化而面临被淘汰(复员)时的苦闷与反思。哈尔滨话剧院的《秋天的二人转》写一个二人转剧团和一个收废品人(回城知青)的生活,写出了普通人的心灵美。河北省话剧院的《日出而作》、安徽省话剧院的《万世根本》、河北省承德话剧团的《棋盘岭传》都是描写农村生活,展现农村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变化。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的《回家》写一个老将军以“内疚”的心情去帮助前妻所在的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故事。这些作品在动人的故事中,都活跃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了小人物的生活时态与美好的道德情操,与观众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主旋律”话剧要具艺术张力

  “主旋律”话剧创作,难的不是题材的选择,而是如何使作品具有艺术张力,也就是如何把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人物戏”、“劳模戏”写得、演得有戏。近年来这种题材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如云南省话剧团的《打工棚》、总政话剧团的《黄土谣》、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郭双印连他乡党》,剧中的主角都是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打工棚》写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反思与奋起,失败了不气馁,亲自去打工了解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立志改变家乡面貌。陕西人艺的《郭双印连他乡党》(编剧王真)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创作的令人激动的作品。郭双印原是一个农村赤脚医生,农村的贫困使他摘掉行医的牌子,毛遂自荐当上支部书记。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舍弃个人利益为穷苦百姓干事、立志改变山区面貌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的做法曾遭到一些人反对,后来人们才明白:双印是好人!该剧从剧本到演出都朴实无华,真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被戏剧艺术家巧妙地融入戏中,使整出戏虽朴实无华却充满艺术张力,洋溢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

  “主旋律”话剧要会讲好故事

  不会讲故事,是一些“主旋律”话剧不感动人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在近年的话剧创作中有了改变。如《黄土谣》(编剧孟冰)是根据湖南一个村支部书记宋先钦辛苦10年还清村里欠债18万元的真实事迹创作的。作者没有写宋先钦还债的艰难过程,而是写了“父债子还”的情感冲突。剧中不仅写了“有形的”父债子还,而且写了“无形的”父债子还问题。让观众在引人入胜的戏剧逻辑中而不是直白的说教中接受这个人物。大儿子宋建军最后决心辞去公职回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情节,是作者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生活的深层开掘而创作出来的。这样一来,该剧的创作就达到了“高于生活”的境界,表现出深刻的内涵和厚重的思想,显示出人物的精神品格。

  《天籁》(编剧唐栋、蒲逊)最初触动剧作家创作灵感的是红军时期文工团保存下来的一部留声机。剧作就以红一军团战士剧社在长征途中的战斗生活为主要线索,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万世根本》(编剧李宝群)描写安徽小岗村的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很多场景的处理都颇具故事性,特别是决定分田到户时“摁手印”一场戏使人深受感动。表演的朴实充分显示了“草根”的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棋盘岭传》(编剧卫中)中有“吃大白馒头”的一场戏,写得那样逼真、笔调是那样地轻松,观众看后心情却感到无比地沉重和心酸,自然地也会体会到改革开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话剧、主旋律、凸显、艺术张力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成本低跨文化折扣小 国产电影靠喜.. 下一篇市场短期难回暖 国产纪录片将步入..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