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妙手演绎中国元素 流行风潮的东风西渐
2013-11-11 16:40:1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770次 评论:0

    从来我们都讲西风东渐,岂不知从17世纪开始,便已东风西渐。如今的各种经典流行趋势中,都存在着中国元素的影子。中国元素并不是只有几季的流行,实际上她一直在时装T台上从未离开。

历史上的东方风

    对于我们来讲,时装这个概念也算是舶来品,而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元素也算是舶来品。早在17世纪,巴黎上层的时髦贵妇们就以拥有从中国进口的手绘花卉印花面料与富丽堂皇的刺绣为荣。这段对中国面料的抢购风潮曾被记录在由法国学者J·多诺·德维泽创办刊载社会新闻和散文诗歌的刊物《风流信使》中。而法国宫廷传奇画家弗朗索瓦· 布歇也曾用画作记录下那个时代的盛况。在18世纪的时候,因为中国元素的盛行,开始有了“中国风”的说法,被称为“Chinoiserie”风格,并沿用至今,而现在流行的巴洛克、洛可可、Disco风格中都能见到Chinoiserie风格的影子,富丽豪华的东方刺绣、中国瓷器上的图案、亭台楼阁、人物花鸟都是设计师们撷取灵感的来源。

    之后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大师开始用中国式的元素来诠释他们对于时装美好的幻想。在20世纪末期,Yves Saint Laurent、Giorgio Armani、Jean Paul Gaultier、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等设计大师都曾在他们充满梦幻一般的时装设计中借鉴中国元素,让这个时装T台留足了看客们发挥想象的空间。而老佛爷更是在2010早秋高级手工坊系列中用这一季“Paris-Shanghai”的系列来展示自己对于中国的理解。而设计大师们对于中国元素的痴迷喜爱可以从Yves Saint Laurent的话语中可见一斑,“有什么国度这样引人遐思呢?只有中国,我们西方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

第一夫人领东风

    《名利场》杂志新鲜出炉的2013年度最佳着装榜里,今年赫然有了张重量级的华人面孔——第一夫人彭丽媛。究其原因,还是第一夫人随习主席出访俄罗斯时的优雅亮相之故。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外交软实力,同时也将中国设计带到台前。一时间,中国设计师品牌不仅成为热议的对象,也拉动了中国品牌的销售力量,如例外、无用等品牌的店铺里更是出现了卖断货的局面。缘何?不仅因为大家都想如第一夫人般穿得端庄优雅,更因为有人意识到,原来把中国设计品牌穿得好,会成为自信满格底气足的信号。名人效应一直是时尚界挺近市场的不二法宝,国际上各种第一夫人促进产业的作用尤为巨大。比如美国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在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上成就了Jason Wu;最经典为大家传颂的是英伦玫瑰Diana成就了华裔设计师Jimmy Choo;就在今年我们的第一夫人也在不知觉中成功推动了例外、无用、阮氏珍珠、百雀羚等一系列国货。

国际T台东风再起

    民族风既然是个永不落幕的时装点,那自然是三十年走西方,三十年转东方。这两年国际T台上,东风正起。君不见几季来,中国风、东瀛风轮番上演,而且与早几年一个风格唱到底有所不同,如今设计师们更爱玩打散重组。例如Emilio Pucci 上季就将和服廓形和龙纹图腾结合在一起;Etro在西式廓形上印着仙鹤图案;谭玉燕在纽约时装周的发布上打出“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Jason Wu更是将清宫的顶戴花翎、蟠龙刺绣搬上了T台。

  在这一季中,各大品牌依旧没有轻易放弃中国元素,各种元素的应用虽然没有如同上一季般的明目张胆,但是细节处的借用却依旧让他们的着装呈现非同一般的异域优雅之美。在2013秋冬季Valentino用上了青花瓷的图案,幽蓝的色泽配合美轮美奂的花纹让Valentino女郎带出一股女神的优雅出尘之美;Givenchy by Riccardo Tisci这一季虽然跟火焰、玫瑰印花卯上了劲,但是你依旧能看到那个拖地长裙Look闪耀着中式旗袍的影子;Andrew GN则借鉴的是中式对襟长衫、阔口袖等中式廓形;Kenzo这季则从西藏神庙中获取灵感,创作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 “A Third Eye”印花,密集的眼睛图案寓意庇佑寺庙免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雨侵袭。

  中国设计师打出中国牌

  如果在国际T台上数一下中国设计师,多数的中国面孔与名字都可以让你耳熟能详,除了他们的黄皮肤,他们的设计也让你惊艳不已,或许他们依旧在借鉴中国元素,但是他们更善于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上去诠释我们的中国文化。Vivienne Tam、Vera Wang、Phillip Lim、Jason Wu……每一位现在都已是举重轻重的时装设计师。

  王陈彩霞女士在20多年前就有先见之名,要在西方时尚圈占领一席之地,没有自己的文化牌怎么行?如今后辈里,领悟此点的新锐设计师也大有人在。设计新锐张卉山第一次亮相伦敦时装周时,就以中国花卉鸟兽为灵感,在西式廓形上覆花鸟印花;而已经在伦敦时装周第三次做发布的吉承,也一直扎根中国文化,这季以“鱼聊”为主题,取水墨空灵的韵意;上官喆这季也抛出“西藏的秘密”的主题,将中国风玩出十足时髦感。而在今年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这个代表最高水准的舞台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华人面孔——劳伦斯·许。他曾因范冰冰穿着他设计的“龙袍”征战欧洲而声名鹊起。今年他在巴黎高定的T台上凭借“绣球”为主题的作品杀入高定的官方日程,并成为继马可、殷亦晴之后拥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官方称号的第三位华人设计师。

  细节处闪动中国美

  或许相比绣龙刺金一眼就读透的直白,有时候在细节处用中国元素局部加分,会更符合中国的内敛哲学。配合2013蛇年话题, MCM推出彩色蛇纹手袋,宝格丽力推的各款经典的蛇扣包和Serpenti蛇形珠宝依旧美轮美奂。钟表珠宝界一向在艺术方面长袖擅舞,将中国元素运用得更雅致巧妙。例如江诗丹顿为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增添的新成员“中国十二生肖传奇”里,第一个就是蛇年系列;另外沛纳海、萧邦、伯爵也相继在今年推出了各自的蛇年限量版腕表,或是用莳绘工艺,或是用掐丝珐琅技术,在小小方寸间各显神通。

    美妆界吹来的跨界中国风

  每年,美妆界都会乐此不疲地与全球各大知名艺术家跨界合作限量版产品,如今,这股跨界风带着浓浓的中国元素,一发不可收。

    1.MAYBELLINE 华裔时装设计师谭玉燕Vivienne Tam

  为悼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吸引全球目光关注中国西南受灾地区以及拯救大熊猫行动,美宝莲纽约来年特别邀请著名华裔时装设计师Vivienne Tam亲自设计全球限量版“熊猫”化妆包,不仅引发时尚圈热烈讨论,更在消费者中掀起收藏狂潮。之后美宝莲纽约与Vivienne Tam二度携手,推出限量版“蝴蝶”系列化妆/口红包,将Vivienne Tam最擅长的女性化风格融入潮流彩妆概念。

    2.shu uemera 华裔导演王家卫

  一向喜欢和艺术家玩跨界设计的植村秀,在2011年圣诞,与国际知名华裔导演王家卫跨界推出充满梦幻色彩的圣诞限量版幻夜幽兰系列。王家卫的影像世界里总能给人无限的遐想与期待,光影的穿梭将无限不可能变为可能。此次植村秀圣诞幻夜幽兰的诞生也追随爱的主题,以“红与蓝Rouge et blue”为创作源泉,红与蓝-火与水的色彩,通过两种不同的介质,表达人内心情绪的矛盾与冲突。爱,可以像火一样炽热,也可以像水一般洇沄。

    3.M.A.C 中国先锋摄影师陈漫

  陈漫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摄影师及光影艺术家之一,是艺术界的传奇人物。在2012年3月,专业彩妆品牌M.A.C携手这位艺术家推出了一系列充满浓浓中国风味的产品。陈漫凭借“爱与水”的灵感,以粉红色和蓝色调呈现出大胆、性感、浪漫的一面,尤其是饰有阴阳图腾的柔光矿物质双色眼彩,梦幻地呈现出阴与阳、刚与柔的故事,巧妙地将中国元素赋予了新的演绎方式。

    4.VS 华裔时装设计师Alexader Wang

  Vidal Sassoon一向热衷与全球不同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跨界合作,除了一直以来赞助许多大型时装秀之外,更喜欢跟时装设计师合作。品牌的全球创意总监Mark Hayes刚刚邀请了美籍华裔时装设计师Alexander Wang进行创意交流,以“凝·动”为主题设计秋冬潮流发艺造型,并由杜鹃、孙菲菲和Eliza Cummings三位超模来演绎,通过头发的动感来呈现不同发型的魅力,这也与Alexander Wang的时装设计风格不谋而合,在突出健康极富层次感的秀发的同时,也强调了服装设计中别致剪裁和天然材质的重要性。

    5.Kiehl’s Kieh’s 中国知名演员赵又廷

  科颜氏推出了“毛孔护理专家”——亚马逊白泥净致面膜,一经推出便迅速脱销。今年6月,科颜氏与当红偶像赵又廷携手推出“科颜氏亚马逊白泥净致面膜熊猫英雄限量版”,连续第二年支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熊猫蜂蜜”项目,并鼓励年轻人作为熊猫守护英雄,共同保护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平衡,探索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6.innisfree 中国插画师官纯

  今年6月,innisfree绿色中国环保手帕行动再次携手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特邀中国知名插画师、自由艺术家官纯今年加入了环保手帕活动中,专门为innisfree设计了一款手帕,希望大家真正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地球的环境,此次与环保手帕同时推出的还有绿茶籽精萃水分菁露环保限量版产品,官纯的精美环保设计也会出现在这款限量版产品的瓶身包装上。

    7.YUE SAI 中国时装设计师劳伦斯· 许

  中国美容品牌羽西,在2012年的夏季,跟中国设计师劳伦斯· 许进行了首次跨界合作,推出一系列以“东方祥云”与中国传统中草药为灵感的限量版彩妆系列,包括包装上加入淡金色立体金龙图案的两用粉饼、唇膏和大眼睛眼影组合等,其风格跟他为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上量身定制的“龙袍”礼服一样,充满霸气。

    T台上的东方灵感

  中国元素一直是活跃于国际T台的重要缪斯,这些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产物经过造型师的妙手演绎,直至今日也从未退出流行舞台。

点绛唇

  《楚辞》说:“粉白黛黑,唇施芳泽。”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这种国际T台上的亚光红唇。在中国古代,点唇用的也称为胭脂,女子从植物中提取汁液制成胭脂纸,双唇一抿即是丝绒般饱满的红唇。直至明朝诗人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之后,“点绛唇”就成为最能概述中国式红唇的代名词。

丹凤眼

  最早得追溯到中国秦朝,不同于其他朝代,秦女喜好将眼线画得长和浓,使眼睛呈现明显的丹凤眼形。这种眼形流传到国外,便成为国际造型师的灵感缪斯,他们用各式眼线在西方模特的眼睛上勾勒模拟出丹凤眼形,或是从瞳孔中段向上拉升,或是将眼线无限延长,都能让模特一双妙目俏皮妩媚,非常撩人。

麻花辫

  麻花辫一直是民国时期未出阁的少女最流行的发型,乌溜溜的麻花辫垂在脑后煞是清纯。但麻花辫发型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在复古风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再次看到这一经典中国发型被重新演绎,或是变成纹路更加细密的千股辫,或是稍稍拉松如云朵般蓬松,为昔日的东方造型更添时髦风韵。

民国学生头

  在民国时期,女学生剪着这样的发型,发梢很随意地贴在脸上,不管是中分还是偏分,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自然、活泼的朝气。而现在活跃在T台上的学生头,都被造型师进行各种改良,将原本矜持文静的发型赋予各种性格,剪短变得更加利落,也可以烫卷添上几分俏皮。

戏曲腮红

  中国戏曲文化中,在颧骨大面积晕染至眼周的腮红揉面都是重要的代表妆容。自从Dior在秀场上将戏曲造型的妆容与西方服饰结合,这款充满浓浓中国味儿的妆容立马大获好评,而这种腮红也成为新的潮流风向标一直流传到今天,如今依然可以在时尚舞台看到各种演绎版的戏曲腮红。

刨花水

  最近几年T台上流行起这种一丝不乱又湿漉漉的发型,倒是和中国刨花水打造出来的发型极为相似,这种榆木刨丝泡水制成的黏液,不仅能让头发完全定型,还兼备乌发亮泽的效果,真是任何一种定型发胶都望尘莫及的。

手推波纹

  旧上海名伶的经典造型总是能给T台造型师无限灵感,这种复古优雅的手推波纹发型,和旧上海名伶的潮流发式如出一辙,用发卡或用发胶,将头发紧贴前额呈波浪式, 其实这种发型最早来自京剧里“旦”角的扮相,后来经过无数演变走下舞台,被当时时髦的小姐们效仿。造型师将这种东方元素注入秀场的造型当中,为秀场东方风格的呈现加分不少。

    现代建筑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本应不难契合;但设计中却常有为难之处,多是因为空间布局的方式大有不同。

  中国元素这个词概念很广泛,书法、篆刻、脸谱、红灯笼、大碗茶、大江东去、古寺晨钟、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等,都算得上是中国元素。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延续、整理与表达。在设计领域,中国元素也似乎渐渐成了一种潮流。

    中国的古典建筑是框架结构的,框架结构和现代建筑有很深的渊源。没有混凝土框架,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建筑。西方古典建筑乃是从墙的承重体系发展而来的,到有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才有了自由的墙体,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从此角度而言,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本应不难契合;但设计中却常有为难之处,多是因为空间布局的方式大不相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在平面上展开,除少数佛塔类型的建筑之外,从住宅到宫殿,均由大小不同的院落集合而成。不同的空间串联与嵌套,流动性和时间性的细腻把握,让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复杂的、流动的、时间性的美。中国传统建筑的这一空间组织特征使得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空间困难了起来。

  可“要形似,更要神似”的要求经常被提及,这点时时让建筑师在理想和图纸间纠结。因为“神似”较为本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提起中国元素的现代建筑,总想起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那感觉就仿佛一小盏炎夏的清茶,虽不解渴却有阵阵的清凉,有些许神似的清香。

    贝先生是苏州人,是现代建筑的名家,也是运用中国元素的闯将。二十余年前的香山饭店就已经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了不少中国元素。粉墙黛瓦的外观,浅池假山的庭院和随处能见的菱形格子画窗营造出一个清幽淡雅、恬静安适的中国元素的现代酒店。85岁时,他为故乡开始了新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工作。相比壮年时多用符号的作品,也许这个作品多了些乡愁,也更多了些中国元素。

  新苏州博物馆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相邻;建筑的造型、色彩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粉墙黛瓦仍是博物馆的主调,但灰色的花岗岩取代了传统的小青瓦,尊重传统的同时带入了一些现代气息。

  建筑物内部的构造十分现代。钢结构,金属遮阳片的顶棚,看起来不够传统。可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本质上与西方现代建筑无异,不过材料选用不同而已。通过怀旧的木制构件点睛一般的运用,使得博物馆的构造系统虽采取完全现代的做法,却不失老苏州的风韵。

  贝先生少年离家,算不得是地道的苏州人,可他深通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了解现代建筑的本质。他也是中国人,童年间园林中的记忆让他能感受中国人才能体会的空间和情怀。也许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中国元素就是这般两相参照的结果吧。(责任编辑:杨岚清)

    稿源:精品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经典     流行趋势     中国元素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寻根文化渐成风尚 下一篇2014春夏流行色 时尚CHIC趋势解读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