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涵养民族元气——听民俗学者解读端午文化的时代关照
2014-06-03 16:27:0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81次 评论:0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吃粽子、挂菖蒲、插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全世界的华人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大致相同的民俗活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在21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丰富多彩又不失神韵地演绎着。

民俗学者李汉秋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对端午文化的时代关照进行解读。他表示,作为活态的中华文化,每一个基于农历时令所形成的传统节日,都从不同层面传递出中华文明优雅深厚的气息,呼应着并以丰沛的能量涵养着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人和谐迎夏防疫:端午是迎夏“卫生防疫节”

端午邻近夏至,“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李汉秋说,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所以人们需要一个迎夏“卫生防疫节”。

在古代,端午节人们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烧药草汤洗浴……富有民俗特征的最数“艾虎”和“蒲剑”: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帖在虎形的彩纸上,借“虎”张威,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辟邪驱瘴。菖蒲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以“剑”张威辟邪,或插或贴于门楣。

“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李汉秋说,“当非典肆虐时,艾嵩、菖蒲等又光临百姓家中,古老端午习俗又回到人们生活。今天,我们发扬端午文化的优良传统,旧俗新用,可提倡开展夏季爱国卫生活动。”

高洁刚健人格精神:端午是富有刚健气息的节日

对节候风俗,人们总要作人文解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说、纪念屈原说……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端午节更多地被说成“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起源’当然不是,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李汉秋说,屈原以自身的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以伟大诗篇表现了自身的高洁人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吃粽子也被赋予营救和纪念屈原的意义,我们的传统节日绝不像有些人讲的只是吃吃喝喝,我们是很重视人文精神的。”李汉秋说,屈原是诗人,端午节又成为“诗人节”,屈原就是诗魂。我们发扬屈原的人格节操和家国情怀,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不是既合传统又合时宜吗?

在李汉秋看来,围绕端午的其他相关人物,也多有刚健气质,如:伍子胥为伸张正义,坚忍不拔,矢志不渝,刚烈不屈;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务致国强;连曹娥之投水救父也具有刚毅壮烈的气概。

“精神文化不可偏于柔弱,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富有刚健气息的节日,也是社会性较强的节日。”李汉秋说。

龙舟竞赛团结奋进:端午焕发集体主义精神和昂扬斗志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可能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李汉秋介绍,考古发现一个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靑铜钺,便刻有龙舟竞渡图案,可证早在楚国前已流传。

他说,随着生命意识的发展,古代的赛龙舟增加进禳灾驱瘟的祈愿,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又演绎出追念屈原等人杰的文化意义,同时发展成为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这是一项群情振奋的赛事: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板有眼;桡手们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眼观八方,把舵定航……前来呐喊助威的人头攒动,群情激昂,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

“扣人心弦的龙舟竞赛,早已成为端午节最热烈的一项庆祝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焕发出人们心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昂扬斗志。”

李汉秋尤为看重的是,“赛龙舟是一项扎根民间的赛事”。他介绍说,在广东高要市金利镇,比赛前15天,各村龙舟就纷纷下水,开始强化训练。期间,整个村子都动起来了,每天傍晚龙舟队训练结束,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到祠堂里与运动员一齐吃饭、加油鼓劲。龙舟竞赛让金利人民“团结拼搏,奋勇挺进”的龙舟精神得到强化和升华。

“龙舟赛最容易调动群众的节日热情,激发集体荣誉感,彰显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昂扬精神。这是端午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李汉秋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节日是生活状态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载体。”这位民俗学者说,“当我们欢度端午节时,我们正在感受中华文化的滋润,分享中华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责任编辑:杨岚清)

稿源:新华社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民俗   端午   中华文化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流行词语折射社会热点 下一篇美国亚太裔传统月猛吹“中国风”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