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化对改革红利的理解
2013-08-08 16:36:5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42次 评论:0

    “改革红利论”提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学术理论界对于改革红利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能创造哪些红利等问题提出了不少见解,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改革红利的内涵

  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改革红利是指由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收益。改革是一个由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过程。当存在制度不均衡时,新制度安排的“获利”机会就会出现。如果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就存在以制度变迁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此时,一项新制度的出现就会将潜在的收益转化为现实的收益,从而形成改革红利。

  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改革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仅有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资源禀赋这些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持续的制度变迁提供动力。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问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激活了农村生产力,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打破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改革是促进各类要素创造新红利的主要手段。在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中,制度安排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制度可以协调资本,适合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从而加速资本循环和再生,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最大程度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

  改革能带来哪些红利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使社会财富不断涌流出来。具体来说,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等,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表明,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改革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由于工业生产效率高于农业,因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当前应围绕城镇化和科技体制两个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加快释放新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科技红利。

  城镇化改革。城镇化改革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有利于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二是加快推进差别化的户籍制度改革,对进入特大型、大中型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的农民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通过多种模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质量,释放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潜力,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三是推进科技与资源开发的深度融合,提高资源开发和二次加工能力,加快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发和生产新的替代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后、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岚清)

    稿源:人民日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改革红利   改革   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城镇化: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下一篇立法呵护救助者的善良和正义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