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闻宣传要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
2014-06-05 16:24:1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501次 评论: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要求。真实包括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两个方面。个体上的真实、局部上的真实,构成了微观真实;整体上的真实、全局上的真实,构成了宏观真实。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新闻宣传中有悖新闻真实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污染了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坚持新闻宣传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下大力气纠正这一问题。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品质。新闻的求真、求实,实际上就是对传播内容的实事求是,自然包含了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要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学的学科要求和新闻传播的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科学、准确、全面、完整地认识和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学识素养、增强辨别能力、培养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精湛的业务能力,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实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懈努力。

  壮大主流声音,积极追求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在微观层面,新闻媒体对每个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其基本事实和细节都是真实准确的,与客观事实完全相符,就实现了新闻的微观真实。但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我们的社会不管有多么复杂多样,但积极、正面的事物仍是当代的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终究是支流。新闻宣传不但要在微观上做到报道的每件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在宏观上也要注重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的比例与现实社会状况要大体相当。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导、成为主流,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不至于让老百姓对社会有误读、对形势有误判,才能凝聚进步的力量。

  强化突发、热点事件报道,始终贯穿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对突发事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出现猜测性、谣传性、无序性报道,很有可能演变成舆论事件甚至群体事件。因此,遇到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但是,有时尽管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准确无误的,但也可能只是突发事件的微观真实,而不是宏观真实。宏观真实要在微观真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整体面貌和本质特征,避免误解误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带着眼睛、耳朵和头脑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边看边听边思考,既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全面报道,还要善于从事件本质和社会总体层面上讲清楚事情的真相,讲清楚党委和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讲清楚事件得以解决的有利条件,稳定社会预期。报道热点问题时,除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更应让人们看到主流、接近本质、感受到光明面。

  把握新闻媒体报道平衡性,切实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微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具体性要求,宏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整体性要求。对新闻媒体来说,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结合,使两者协调统一,达到有机平衡。一方面,事实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完整的结构和自身的逻辑,每一个消息来源提供的事实仅仅是事实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环节事实的报道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不一定符合整个事实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所以,要在事实的整个系统中去认识和把握事实要素的特征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过程性报道与结果性报道、环节性报道与整体性报道的平衡。另一方面,一家媒体的一篇新闻报道或许难以做到宏观真实,但一家媒体涉及一个时期的报道、一个重大问题的系列报道、一个专题的整体性报道就要做到宏观真实。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媒体的负责人对刊发的新闻报道进行宏观把握,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把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整体面貌呈现给广大受众。(景俊海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责任编辑:杨岚清)

    稿源:人民日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新闻观   传播活动   微观真实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 下一篇地方政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