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实体经济是根基:立身之本不能丢
2012-02-16 08:51:07 来源: 作者: 【 】 浏览:795次 评论:0

    1、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财富、强国力的基础

  美欧都在重归实体经济。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实现稳中求进

  正月初八,节后上班第二天,山东威海双丰电子公司就接下了两笔大单。这两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双丰电子依托科技创新取得市场优势,从一家原先只有几十人的小厂,迅速成长为石油勘探传感器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产品出口至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

  “职工返工率达到100%,但不断增加的订单依然加大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从目前情况看,至少要增加40至50名一线工人。”双丰电子生产制造部部长曲洋说,在公司拟定的人才招聘计划中,技术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营销工程师等岗位也虚位以待。目前,公司的员工总数已超过500人,当地数百个家庭从公司的快速发展中受益。

  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完成,为国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创造了年均增速9%以上的奇迹,实体经济是主要推动力。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有7个大类的产量名列世界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目前,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欧洲国家19世纪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欧洲率先发起工业革命。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快速抬升,关键因素是率先进行产业技术革命,高端制造业成为世界龙头。

  如今,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审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和重要支撑”再成共识。

  去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美国制造业著名企业——达文波特铝业工厂时表示,美国的制造业必须进行改革升级,这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必须要做的,“我希望未来的汽车、飞机还有风轮机上都能有‘美国制造’标志。”此后,奥巴马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无独有偶,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欧洲各国也普遍把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

  “美欧国家正在重新捡起自己放弃多年的制造业,这显然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选择,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最好总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寒冬”未过,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总体疲弱。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从国内看,我国13.7亿人的基本生活资料需求巨大,每年消耗的农产品、日用工业品、生活服务性劳务均数倍于美国,需要发展实体经济来解决日常消费品、住房、服务等基本需求;实体经济发展了,还能吸纳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

  白景明认为,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其他经济形式无法代替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才能稳中求进,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

  2、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业从一开始就是为实体经济而生的,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吸取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深刻教训

  去年,因蔬菜价格波动较大,云南保山隆阳区登高蔬菜专业合作社遇到资金难题。建行保山市分行了解到这个情况,迅速给予贷款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资产不足、贷款难的问题,隆阳区供销社与建行保山市分行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保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省里两家专业担保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通了融资渠道。春节前夕,该行工作人员又走访了多家专业社,帮助规范资金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形象地称之为“特殊的新年礼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金融业从一开始就是为实体经济而生,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题中应有之义。

  20世纪后半期,是美国金融业快速崛起的时期。上世纪80年代,金融业的创新服务适应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微软、苹果这样的知名企业创造了发展条件。然而,一旦金融业发展过头,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创新过度,金融产品衍生层级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内在风险也越来越高,偏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导致大量资金在里面空转,风险不断加大。如果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吞噬了实体经济,就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孙立坚说。

  美国人口调查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伴随虚拟经济的逐年膨胀,美国的制造业逐年萎缩。从1980年到2009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到12.6%,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从21.6%降到9.1%。

  虚拟经济发展过快、实体经济空心化造成的危机不止一次。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也是由于东南亚一些国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体系、过度依赖从资本市场举债来维持经济增长造成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金融业具有发现风险和资源配置的作用,能够把资金配置给效率更高的行业;金融衍生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避险”,“但这种作用如果被用在了投机炒作上,就会产生泡沫,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也出现了经济虚拟化、经济泡沫化,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都被卷到投机炒作的漩涡中。房地产出现价格泡沫,部分农产品价格被炒翻天,艺术品和其他一些大宗商品都有金融化、资本化趋向,这就造成金融资本和实体资本之间的盈利模式出现倒置。

  特别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资本大量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与此同时,大量中小企业求贷无门,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实体经济被弱化的苗头已现。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82.67万亿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爆发式增长。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24万款理财产品,较2010年增长97%。

  实体经济是本,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末不能颠倒。“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投机炒作造成的伤害是根本性的,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丢掉了实业富国、实业富民这一根本性战略,未来的发展很难想象。”刘元春说。

  3、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

  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是当前做好实业的必由之径

  新春伊始,江苏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公司50台MOCVD(外延片主要生产设备)全部到位。这是继去年中材集团控股扬州中科后,扬州LED产业链上又一特大投资项目。

  截至去年底,扬州84项在建项目中,新兴产业共37项,占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达2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成为扬州工业发展的先导产业。

  孙立坚认为,发展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而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这是当前做好实业的必由之径。

  改革开放以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快速崛起,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然而,从发展质量看,我国的实体经济还有“软肋”,突出问题是: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由国外掌控,高端设备大量进口;能源供给体系大而脆弱,石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煤炭已成为净进口国,电力供应缺口逐步拉大;第三产业相对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等。我国制造业总量虽然很大,但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主要靠低价格优势,缺少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我们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份256家中钢协会员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已降至0.43%,企业亏损面超过1/3。家电、信息产品等领域的平均利润率也处在较低水平。

  专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正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面对这样的外部形势,我国要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作为转方式、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从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席位。

  当然,作为国民经济之本,传统优势产业是一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泉和成长土壤,绝不能放弃。白景明认为,要从严格产业政策导向、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等方面做起,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实体经济不单单是指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认为,我国在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升交通、电信、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

  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经济越发达,现代服务业比重就会越高,这是符合消费需求和产业部门劳动效率变化规律的。”张平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实体经济、欧债危机、物价、担保、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河北实施国内最严钢铁工业排放标准 下一篇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55亿整治农村..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