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探路2012年中国经济新引擎 由产业新城向城镇转型
2012-03-02 17:43:10 来源: 作者: 【 】 浏览:790次 评论:0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要更多立足国内需求。而拉动内需的重点,更多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2012年,面对疲软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稳中求进”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基调。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2012年六大经济工作目标任务之中,除稳增长外,控物价、促和谐等目标任务也透露出“稳”的信号: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调结构、惠民生”成为除货币金融政策之外,实体经济实现“稳”的重要手段。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有什么动力可以实现中国2012年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呢?也许,从近期一些专家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调结构 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一点落实在2012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国家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中国经济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的根本还是在于推进改革,加快市场化机制为导向的改革,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归根结底,2012年要解决一些目前结构调整出现的一些问题:实体经济竞争力升级、产业园区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及区域协调平衡、产业转移及培育。

  在2011年,由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英才》杂志、《中国经营报》社、新浪网联合主办的“产业中国”年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曾指出“具有产业优化及升级作用的科学型产业园区则是下一轮长周期新产业动力”。在这其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区及新城镇建设成功案例,以产业聚集推动产业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思路的综合性开发区更加引人注目。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培,在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中提到了一种“深化产业促进与城市发展双轮驱动”、“强化产业转移与转型”、“促成园区、城市、区域三个发展主体全方位价值的提升”的开发区建设及产业引进培植的创新型模式,此模式带给与会专家及县长很多启示。这种由拥有10年扎实的综合性园区投资运营经验的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的新型开发区模式,被一些业界专家誉为“华夏模式”,它通过开发区载体,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打造产业新城的探索,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扩内需 促进民生质量提升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2012年出口格局较弱,投资需要培养新的增长点,明年消费对GDP贡献的占比较今年会有明显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公开表示。扩大内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财政扶植的投资需更多围绕民生,以此带动消费需求。”巴曙松说。

  可见,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要更多立足国内需求。而拉动内需的重点,更多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改善民生不仅包括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更包括减少城乡差距,区域经济促进,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基础,更多要落在基层。古有云“郡县治、天下安”。在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中,多方专家一直认可“县域发展,决定中国现代化的未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指出“县域经济统筹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联结城乡的枢纽;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宏观和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范恒山在论坛上也指出“县域经济发展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国际上,以产业发展为带动,实现区域经济腾飞及人民安居的县域发展的成功例子不少,日本群马就是其中一个。放眼全球,发掘区域优势,视开发区建设为区域发展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商务、生活、文化、金融、生态等多方面需求,通过开发区经济助力,打造产业新城,联动区域经济,实现城镇发展、产业配套、就业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惠民生”。

  正如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金碚,在1月央视主办的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上的所说:“中国工业化中期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创造县域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和方式。强县富民的基础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县域产业群。在这方面,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一些有益的成功经验。其中,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一些县区合作创造了一种政府主导、企业运营为突出特征的开发区投资运营模式,成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引擎与动力。他们的这一实践经验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而这种“产业促进与城市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实践经验,也同与会的张家港市长姚林荣介绍的“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镇发展”思路暗合。此开发区投资运营模式,获得与会县长及专家的广泛认可。

  以开发区为载体 实现城镇转型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毫无疑问,“城镇转型”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点。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以及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二元结构”结合部的县域经济,无疑成为实现城镇转型的核心。而依托产业园区载体,通过产业的引进、培育、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发展思路,已取得共识,成为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城镇转型的不二选择。

  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10年扎实的综合性园区投资运营经验,在大北京及环渤海地区成功建立了一些综合性开发区, 包括位于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固安工业园区,位于国贸正东30公里的大厂潮白河工业区,以及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官厅湖畔的京北生态新区怀来等等,助力县域经济及城镇转型。

  其中,固安工业园区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2008年被河北省商务厅评定为“河北省发展速度最快园区”,现已形成“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三大产业集群,吸引了京东方、东方信联、阿尔西、正兴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入区发展,成为大北京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之一。通过系统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固安工业园区带动了县域经济的整体跃迁,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典型的产业新城,是河北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样板区域。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更是通过绿色新能源等创新企业的引进和发展,获得肯定,为地区经济作出了贡献。2011年11月10日,国家民委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举行仪式,授予大厂回族自治县“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示范县”荣誉称号。

  深化产业促进与城市发展双轮驱动的创新探索,强化产业转移与转型的规律性探索。在经济层面契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服务体系创新、开发模式创新、运作机制创新,促成园区、城市、区域三个发展主体全方位价值的提升。“华夏模式”不仅体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科学思路,更为中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提供成功范本。

  着眼未来,放眼全球进行园区规划及运营,实现园区可持续性优质发展;构建综合性开发区,由产业实现城镇转型;依托开发区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及产业转移,促成区域经济共荣。以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以产业为导向的复合新城正在出现,它们实现园区发展模式向城市组团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单一的工业经济发展向产业并举的方向转变;实现单纯的园区管理向城乡统筹,多种发展的转变,是开发区向新城镇转型的成功探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内需、物价、产业园、民生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铁建:而今迈步从头越 下一篇成都开启新征程 迈向西部核心增..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