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民诉法草案征民意 惩处老赖拟不再设缓冲期
2011-11-03 08:50:4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42次 评论:0

    今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获悉,即日起,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草案)》公开征民意。

    民诉法草案上月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草案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对在完善举证制度、裁判文书公开、加大惩处“老赖”等方面做出修改。

    社会各界群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意见征集截止日期:2011年12月1日。

    据悉,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民事诉讼法,还只是粗线条地规定了民事证据制度。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总结审判经验和审判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证据规则。

    为了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民诉法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接收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的手续,增加规定促使当事人积极提供证据。

    针对有的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不及时提供证据,故意拖延诉讼的情况,草案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予以训诫、罚款、赔偿拖延诉讼造成的损失、不予采纳该证据。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的老大难问题。另起诉讼逃避执行、假离婚转移财产、销声匿迹躲着不见……实践中当事人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的花样层出不穷。

    针对这一弊端,此次草案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相当于不再给老赖设立缓冲期。

    而现行民诉法规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后,“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专家认为,“指定的期间”为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提供了便利条件,草案中“可立即执行”有利于解决这种现象。

    规避执行是“执行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在执行难的案件中,大约有15%是由于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造成的。

    对此,草案增加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草案还对被执行人隐藏、转移已经查封、扣押的财产,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相关新闻

    精神卫生法草案今起征民意

    不得强迫收治精神病患者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复诊结论或者鉴定意见表明不能确定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者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得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即日起精神卫生法草案公开征民意。

    卫生部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目前,我国强制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程序缺失,个别地方发生的强制收治案例引起患者及其亲属的强烈质疑,“被精神病”不时成为舆论热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草案进一步完善了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为防止“被精神病”的现象,规定了两种复诊、两次鉴定的制度。

    草案规定,经过复诊和鉴定,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的,如果负有监护职责的近亲属不同意实施住院治疗或者精神障碍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执行。

    七类行为属“老赖”

    针对某些债务人规避执行、严重影响执行秩序和效果的“老赖”行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

  江苏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赵培元介绍,为打击实践中较为突出的利用合法形式转移财产,从而逃避债务履行的规避执行行为,《规定》将具备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通过故意转移财产或者为法院处分财产设置障碍等手段,逃避债务履行,损害申请执行人权利的7类行为界定为规避执行行为。7类行为包括:被执行人将财产无偿、低价或者通过虚假交易方式转移至他人名下的行为;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串通,虚设债务的行为;被执行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明显不符交易习惯将房产长期出租的行为;被执行人与关联企业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转移财产的行为;被执行人恶意签订夫妻财产协议,将财产转移至配偶一方的行为;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为规避执行进行的诉讼、仲裁行为;其他规避执行行为。

  为便于对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恶意作出判断,区分正常的交易行为和规避执行行为,江苏高院的《规定》参照破产法第31条有关规定,将规避执行行为的发生时间限定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一年至执行程序终结之前。这个时间段内,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为逃避债务履行,采取故意转移财产,或为法院处分财产设置障碍等手段,逃避债务履行,并对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害的,都算规避执行行为。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民诉法、草案、征民意、惩处、老赖、不再设、缓冲期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刑诉法修改:“保外就医”把关更严 下一篇最高检成立案件管理办公室集中管..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