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国缓发对冲基金入境“签证”
2012-05-15 16:33:2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640次 评论:0

    随着此前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的大幅提高,监管部门日前进一步为境外机构申请QFII松绑,降低QFII资格条件,扩大投资范围,同时协商国家外汇局放宽目前单个QFII最多申请10亿美元额度上限。不过,对于备受瞩目的境外对冲基金能否进入我国市场的问题,监管层明确表示目前暂不考虑对其开放。对冲基金对股市将起到什么作用,为何我国目前还不能引进呢?

  本土对冲基金刚起步

  对冲基金对于许多中国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比较陌生,事实上,自1949年在纽约建立第一只对冲基金以来,对冲基金已有60余年的历史。它属于传统的股票、券投资以外的另类投资工具,其操作宗旨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它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

  在我国,对冲基金2011年才刚刚起步,思高方达基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表示,中国内地目前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真正的对冲基金,首先要看这个产业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政府怎样监管、投资者是否了解,这些都非常重要,然后再讲交易的工具、金融手段、怎样进行对冲风险。他表示,目前民众对对冲基金普遍存在误解,其实,引入对冲基金利大于弊。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设计对冲基金的目的不是去冒风险,而是去降低风险,没想到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此外,它还能为金融市场带来流动性。金融市场需要流动性,如果没有流动性,即使有风险也出不去。

  此前传言管理层可能会解禁对冲基金入市,也得到一些经济人士认可。财经评论员皮海州表示,目前国内的散户投资者仍然只会做多不会做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成熟投资者应有的投资方法。引入对冲基金,可以帮助散户投资者更好地走向成熟。

  暂禁外资意在壮大本土

  然而,管理层此次决定暂时不将QFII的大门向对冲基金敞开,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冲基金无论在上涨或是下跌市场中,理论上可以为基金持有人获取收益,对冲基金的高杠杆特性可以将收益成倍放大,反之也可能使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此外,对冲基金的交易量非常大,虽然可为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带来市场大幅波动。

  胡俞越则认为,目前不同意引入对冲基金,主要是认识上的因素。因为对冲基金被人们妖魔化了。最初设计对冲基金时,并不是一个高风投的投资类产品,是一揽子的投资组合,是稳健的投资。后来经索罗斯将一揽子投资组合的投资风险对冲出去,得到高收益,对冲基金的性质似乎也发生了变化。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前不久摩根大通巨亏20亿美元,都或多或少能看见其中有对冲基金的影子,致使人们谈对冲基金“色”变。

  “此外,暂时不引进也不排除有为发展中国本土对冲基金留出空间的考虑。”胡俞越表示,对冲基金问题上,欧美国家是要去“杠杆”,我国不是“杠杆”过大了,而是没“杠杆”。在欧美去杠杆的同时,中国的杠杆作用要顶上去,那么全球经济才能相对的平衡。所以,我国的对冲基金应该得到发展而不是被限制,尤其发展国债期货、原油期货等,一方面要去妖魔化,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国本土的对冲基金的建立。

  条件成熟不排除引入

  事实上,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引入对冲基金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胡俞越表示,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对冲基金还缺乏一些前提条件:第一,目前市场可供对冲的期权产品太少,而期权即将上市,期权一旦推出,实际上市场就已经具备发展对冲基金这个条件了。第二,目前期货基金还没有阳光化,也就是说有合理的操作而没有法律认可的地位。所以,一方面要继续开放相应的衍生产品,另一方面要使期货基金、对冲基金阳光化。

  不过,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臻完善,投资者对对冲基金认识的不断加深,也不排除今后管理层开放对冲基金入市的可能。

  因此,李宏表示对冲基金的引入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分为几步走:第一步是让投资者真正了解对冲基金的运营;第二步是把对冲基金引入中国进行投资,那时条件就成熟了;第三步是在运行对冲基金过程中不断发现漏洞,逐步完善整个金融系统。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投资、外汇、基金、债、期货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引资降速不能误读为“外资逃离” 下一篇外贸十二五规划发布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