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地方政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
2014-05-28 16:19:4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530次 评论:0

    民主只有更加充分地体现在各个地方层级,才能更加充分地彰显人人共享的民主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地方政协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相统一,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相适应,可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地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表达利益诉求,实现尊重多数人共同愿望的同时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与选举民主互为补充,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就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更好地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地方民主政治建设,这是各级地方政协组织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历程

  协商民主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除了具备协商民主的一般意义外,还具有特殊性,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适当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协商,增进共识,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其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从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五个要点:一是谁来协商,即协商的主体;二是在哪协商,即协商的平台和渠道;三是协商什么,即协商的内容;四是怎样协商,即协商的程序和规范;五是协商结果的达成和运用,即协商的目的。从主要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发端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倚重于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运行原则来看,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和依法运作的原则,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发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同其他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团结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特别是在“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协商民主的萌芽。夺取全国政权后,我们党通过民主协商完成建国大业,并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广泛协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规范。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实现了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地方政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协组织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拓展社会主义民主深度和广度的必然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民主只有更加充分地体现在各个地方层级,才能更加充分地彰显人人共享的民主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地方政协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相统一,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相适应,可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地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表达利益诉求,实现尊重多数人共同愿望的同时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与选举民主互为补充,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其次,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明显增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地方政协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反映各群体利益,特别是基层弱势困难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作用,有利于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凝心聚力,实现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强大正能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是提高政协履职水平、推进党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保证。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协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实现协商民主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集民智,使各方面、各阶层,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在决策制定和执行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保障,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增加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促进地方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赢得民心。

  地方政协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要途径

  地方政协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应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着眼点,以推进协商民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着力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拓展协商主体。应针对当前社会结构和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界别设置,构建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利益群体要求的机制;同时,合理确定政协委员的结构比例,适当增加各界别的基层委员,实现“精英民主”和“草根民主”的有机对接,切实把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优秀代表囊括到政协组织中来,充分体现政协组织的巨大包容性和广泛代表性。

  二要丰富协商内容。新形势新任务为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协商内容可以拓展到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地方政协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本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委政府正在做的中心工作确定协商内容,特别是要选择一批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期盼、政协有能力做好的协商事项,增强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要创新协商形式。可以根据协商内容、层次的不同,在坚持和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例会协商形式的同时,更加活跃有序地推进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不断探索和丰富政协协商形式,使协商活动不拘一格、耳目一新,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建立恳谈会、通报会、双向交流会等制度;政协会议设旁听席允许公民参与旁听制度;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对话和沟通,等等。

  四要完善协商机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个广泛、多层的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提高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可靠保证。地方政协应围绕提高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把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形成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机制、决策之前的协商机制、决策执行中的民主监督机制等,保证协商民主有章可循、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五要提高协商能力。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直接影响协商成效。各级地方政协要在优化政协委员结构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学习工作。重点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促进政协委员增强政治观念,遵守政协章程,履行委员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弘扬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不断提高政协委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民主协商能力。同时,要切实尊重和依法保护政协委员各项权利,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完善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六要培育协商文化。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协商民主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和倡导协商民主,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形成全社会支持协商民主发展的浓厚氛围。地方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政协民主协商,牢固树立政治协商是重要民主程序的理念,真正使协商的成果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大力营造平等协商的民主氛围,引导各协商主体增强协商的公心意识,切实以社会公共利益为重,真正把为发展多献计策、为民生多建良言、为社会多作贡献作为义不容辞的自觉行动。

  (中共沈阳市委政研室)(责任编辑:杨岚清)

    稿源:人民政协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协商民主     政治建设     地方政协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新闻宣传要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 下一篇“中国模式”:确定性与开放性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