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成本推动型通胀逼近中国
2012-01-16 08:50:4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73次 评论:0

    控通胀不能盲目乐观,当需求型、货币型以及输入型通胀消退的时候,成本型通胀却正在逼近。

  1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创下15个月的新低,这似乎让国人长长舒了一口气。然而,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通胀态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尽管短期内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长期压力依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将成为中国新的通胀压力。

  应该讲,本轮通胀的回落是伴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开始的,我国经济增速逐季走低,从2011年一季度的9.7%回落至三季度的9.1%,四季度GDP还将进一步下行。与此同时,我国物价涨幅7月份达到同比上涨6.5%的峰值后,涨幅呈现回落趋势。

  此外,翘尾因素的消失也是物价涨幅回落的重要因素。当前CPI的趋势性回落,与去年年初的物价走势不同,去年上半年物价大幅上涨,其中有相当成分为翘尾因素所致。然而目前翘尾因素已基本消失,可以说12月份物价4.1%涨幅全部归于新涨价因素。表面上看,当前物价涨幅已经大幅收窄,但如果考虑到这已经没有翘尾“水分”的影响,而是真真实实价格上涨的话,4.1%的涨幅也并不算低。

  控通胀不能盲目乐观,当需求型、货币型以及输入型通胀消退的时候,成本型通胀却正在逼近。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长期性价格上涨压力凸显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正濒临“刘易斯拐点”的时间窗口,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上升期,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有望继续深化,而电、水、天然气的价格和环保收费等也长期偏低,需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得以调整,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农民增收,这些都必将带来长期通胀的压力。

  但是,对于这类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也称成本推动型通胀),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从某种程度而言,劳动力、环境、能源等要素价格的上涨应该是对长期以来要素价格失衡的一种回补,这是结构调整必须承受的转型阵痛,是中国必须要做也非做不可的。

  事实上,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相比较,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一般情况下,影响会相对温和,但它也将是长期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成本推动型通胀会使得做实体经济的企业感受的更真切,如果成本大幅提高,但销售价格却不能有效提高,那么在双向挤压下,很多实体企业的利润就会迅速变薄,甚至可能陷入所谓的“三明治陷阱”。

  因此,中国必须通过加快转型来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不能单靠货币政策和调控需求解决,应该实现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化解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通胀压力。(张茉楠)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通胀、刘易斯拐点、物价、社会分配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撞钟人”涌现鞭策政府信息公开.. 下一篇昏厥的不是律师,是法律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